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拍案而起”详细解释

拍案而起 【pāi àn ér qǐ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承接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。形容非常愤慨。

拍:用手掌打。
案:桌子。
而:连词。
起: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。

# 易错

“案”不可写作“按”。

# 提示

含愤慨意。

# 例句

1、教授在讲台上讲述历史时,被某个学生的无知言论激怒,拍案而起,痛斥其无知。

# 近义词

愤愤不平
忿然作色
义愤填膺

# 反义词

心平气和
心平气定
和颜悦色
泰然自若
泰然处之
悠然自得

# 出处

芈氏大怒,拍案而起。

明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六回

# 引证

1、此时曼声微吟,拍案而起,其乐何如!

近代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一

2、闻一多拍案而起,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,宁可倒下去,不愿屈服。

现代毛泽东《别了,司徒雷登》

3、年台闻之,得毋拍案而起乎!

明李应昇《与宋一衷》

4、秦氏兄弟拍案而起,说道:”吾久知此贼必怀反叛,况有权奸多方以激之,安得不遽至于此耶!“

清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八九回

5、在我们共事期间,常常有争吵,甚至面红耳赤,口出不逊,拍案而起。

现代孙犁《〈方纪散文集〉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