势不可当 【shì bù kě dāng】
褒贬褒义
结构主谓
组合abcd
势:气势。
不:表示否定的意义。
可:可以;能够。
当:抵挡,阻挡。
# 易错
注意"势不可当"的"当"读dāng,是一声。
# 例句
1、敌军虽然人数众多,但在我军势不可当的攻势下,最终还是败下阵来。
2、这支足球队的进攻势不可当,对手在场上几乎无法抵挡他们的猛烈攻势。
# 成语故事
据《晋书・卷六七・郗鉴列传》载,永嘉之乱后,晋室南迁,定都建康。但天下仍是纷乱的局面,各地都有贼寇造反,甚至想要取帝位而代之。当时王含、钱凤进逼京师,朝廷百官莫不忧心忡忡。大部分的人都认为,王含、钱凤军力虽多,京师地小兵弱,难以久守,应乘敌人军力尚未集结前,由皇帝率军亲征。郗鉴却独排众议,认为:“王含、钱凤人多势众,且来势汹汹,朝中军力无法阻挡,只可以智取,不可以力敌。而且王含军纪不严明,所到之处极尽搜刮,早已失去民心,只要能善用情势,必能克敌致胜。所以只要我方坚固自守,必有更多的忠义之士加入剿灭贼寇的阵容,让晋军更有胜算。如果今日与对方硬拚,我军力弱而敌方强,若是遭对方击败,就算有伍员之类的忠义之士愿意相助,也无济于事了。”于是晋明帝听从郗鉴的建议,暂时按兵不动。原文中的“势不可当”,就用来比喻来势迅速、猛烈,无法抵挡。
# 出处
群逆纵逸,其势不可当,可以算屈,难以力竞。
唐房玄龄等《晋书·郗鉴传》
# 引证
1、马超士卒,蓄锐日久,到此耀武扬威,势不可当。
元末明初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三回
2、三人大挥老拳,势不可当,四座纷纷走散,颠仆狼藉。
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三官保》
3、萧三同志不是夏日的骄阳,炙手可热,势不可当。
现代丁玲《吊亡友萧三同志》
4、华北解放军南下的主力,就像冲决堤坝的洪峰,势不可当!
近代李丰祝《解放石家庄》
5、林凤翔统率各路人马,如排山倒海赶过来,势不可当。
清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二八回
6、山洪急剧地怒吼、旋转、奔流,冲击着成群的牛羊、巨大的树木和桥梁、屋顶,横扫而下,势不可当。
当代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三章
7、麹生复至,扼腕抵掌,论难锋起,势不可当。
北宋李昉等《太平广记·三六八·麹秀才》
8、风称有二,皆以测风之力……行二百里者,飓风也,有十七斤之力;至行五六百里,有五十斤之力,则拔树覆舟,势不可当矣。
清毛祥麟《墨馀录·一六·风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