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舍生取义”详细解释

舍生取义 【shě shēng qǔ yì】朗读

褒贬褒义 结构目的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
古义:原指生命和道义二者不能兼得时,就选择道义而舍弃生命。

今义:后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
舍:舍弃;放下。
生:生命。
取:得到。
义:正义。

# 例句

1、在面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时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舍生取义,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。
2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许多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仰,不惜舍生取义

# 成语故事

豫让是春秋时晋国的义士,起初替范中行做事,中行待他很刻薄,他无法忍受了,就到知伯那里去了,知伯很重用他。 知伯后来被三晋打败,其土地被瓜分,他自己也被杀。因为赵襄子是杀知伯的主谋,所以豫让要杀赵襄子替知伯报仇。他扮成一个残废的人,到了襄子的厕所,装成粉饰墙壁的人,想伺机刺死襄子。襄子去小便,忽然心里觉得情况不妙,知道有人要刺杀他,便叫人把他抓住,知道他是义士,就把他释放了。 后来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,剃去胡须和眉毛,毁了容貌,扮成一个乞丐,连他自己的妻子也认不出来;但说话的声音还没有改变,于是他又吞炭变成哑巴,改变了自己的声音,提前躲在赵襄子必经的桥下,当襄子将要走到桥上时,忽然他的坐马惊叫起来,赵襄子知道一定又是豫让来行刺他了,立即派人搜查,果真是他。赵襄子叹道:“豫让,你替知己报仇,人家都已知道你的义声了,这次我不再释放你,成全你吧!” 豫让也被襄子的仁恕所感动,请襄子把袍子脱下来,他在襄子的袍子上刺了三刀,然后自杀了。 当豫让吞炭毁容的时候,他的朋友认为豫让这样做太辛苦了,叫他想办法先到赵襄子那里去做事,然后再找机会杀掉他。这样做,不但事情比较容易,而且自己也不必吃那么多苦头。豫让笑着对他朋友说:“照你的说法,不是叫我替先前的知己去杀后来的知己,替旧主人杀新主人吗?我今天所以这样做的,自己吃点苦,目的是要表示君臣的‘义’罢了,如果照你的办法去做,那就是乱义。” 孟子也说过:“生,是我所喜欢的;义也是我所喜欢的,当二者不能兼得时,我是宁愿不要生命而去争取义的。”

# 近义词

取义成仁
杀身成仁
舍生忘死
殉义忘生
舍身求法
舍身取义
成仁取义
为国捐躯
以身报国
舍生取谊
舍生存义
释生取义

# 反义词

贪生怕死
苟且偷生
忍辱偷生
见利忘义
贪生害义

# 同义异形

舍生取谊
舍生存义
释生取义

# 出处

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战国孟子、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# 引证

1、元康忠勇,舍生取义。

唐李百药《北齐书·杜弼传赞》

2、君子舍生取义,小人则舍生为利。

明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一

3、“杀身成仁”、“舍生取义”,在必要的时候,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,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。

现代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六

4、肜位为宰相……当危事,不能舍生取义。

唐房玄龄等《晋书·梁王肜传》

5、鲰生才谫,事类参商。方徙薪乎曲突,忽祸起于萧墙。立身迥异于禽兽,含污忍入于犬羊。舍生取义,扶植纲常。

清钱彩《说岳全传》六一回

6、古往今来,多少为人民事业杀身成仁、舍生取义的先驱者身上,都闪耀着这种崇高的精神的光辉。

当代袁鹰《信念》

7、孙公抗逆忘身,舍生取义,功在社稷,气振乾坤。

明吴承恩《请南渠吕公碑文启》

8、呜呼我师兮毋我恶,舍生取义未迟暮。

元伯颜《七哀诗》之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