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义成仁 【qǔ yì chéng rén】
褒贬褒义
结构联合
组合abcd
取义:犹言求义。谓就义而死。
成仁:成就仁德。后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。
# 例句
1、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时,他毫不畏惧,取义成仁,保守了党的秘密。
2、抗日战争时期,许多革命先烈取义成仁,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。
# 成语故事
在《论语·卫灵公》中记载,在一次授课中,一位弟子向孔子提出疑问:“先生,您所倡导的仁德无疑是一种崇高的美德,我渴望拥有。可是我也有生存的欲望,若仁德与生命发生冲突,我该如何抉择?”孔子回答道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大意是:真正的仁义之人,绝不会因贪生怕死而做有损仁义的事,他们会牺牲自己的生命,以实现仁义的价值。这就是成语“杀身成仁”的出处,原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,后指不惜舍弃生命以成就崇高的理想和正义的事业。
# 出处
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春秋鲁孔丘《论语·卫灵公》
# 引证
1、取义成仁今日事,人间遍种自由花。
现代陈毅《梅岭三章》
2、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战国孟子《孟子·告子上》
3、真知实践,取义成仁。
元刘岳申《吉安路学仲丁先贤祭文》
4、首列古来烈士忠臣取义成仁之概,以正其志。
明赵维寰《武科议》
5、阿兄何必泪潸潸,取义成仁在此间。华表柱头千载后,忠魂依旧到家山。
清吕熊《女仙外史》二一回
6、一时间,响应朱先生的理学同仁纷纷投书报刊要求取义成仁者超过千人。
现当代陈忠实《白鹿原》二九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