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仁取义 【chéng rén qǔ yì】
褒贬褒义
结构联合
组合abcd
成仁:成就仁德。后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。
取义:犹言求义。谓就义而死。
# 例句
1、在抗日战争中,许多英雄儿女为了保卫家园,选择了成仁取义,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2、消防队员在火场救援中,面对危险毫不退缩,他们的行为体现了成仁取义的精神。
# 成语故事
《论语·卫灵公》: 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,”《孟子·告子上》: “生, 亦我所欲也; 义, 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 舍生而取义也。” 这一成语来源于两个故事:有一次, 子张对孔子请教怎样对待行, 孔子说:“世上的人都是贪生怕死的, 唯独有志之士, 有德之人,不会只图要活下去, 而把仁德损害了的; 他宁可牺牲性命, 都要使仁德发扬光大。”有一次, 孟子谈到怎么对待义, 是这样说的:“鱼, 我喜欢吃; 熊掌, 我更喜欢吃。如果两样不能都吃, 只能一样, 那我就不吃鱼而吃熊掌。对于我来说, 活着当然是我希望的, 仁义我更希望能具有它。如果两者只能有其中之一,那我情愿牺牲生命, 以取得仁义的美德。” 牺牲生命以保存仁德, 取得正义的美德。指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。
# 出处
杀身以成仁。
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《论语·卫灵公》
# 引证
1、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战国孟子《孟子·告子上》
2、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。
宋文天祥《正气歌》
3、念修短荣枯皆已定,要成仁取义,鸿毛视死何轻!
明郑若庸《玉玦记·梦神》
4、我遇到了许多的眼睛,都异样地睁得很大:这里虽然有悲痛,但也有钢铁似的冷光;有愤怒,但也有成仁取义的圣哲的坚强。
现代茅盾《炮火的洗礼》
5、兴祖以一官一邑,成仁取义,得力于义方之训深矣。
晚清况周颐《蕙风词话续编》卷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