魂飞魄散 【hún fēi pò sàn】
褒贬贬义
结构联合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吓得魂魄都飞散了。形容极度惊惧,不知所措。也形容意念被某种具有诱惑性的事物所吸引而精神迷离恍惚,不能自持。也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,不省人事。
魂:迷信的人指能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。
飞:在空中飘浮游动。
魄:迷信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。
散:没有约束,松开。
# 例句
1、当他亲眼目睹了那场可怕的车祸,他瞬间魂飞魄散,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。
# 成语故事
此典出自《元曲选·百花亭》:“可正是船到江心补漏迟,只看我魄散魂飞。我则索向前来陪着笑颜卖查梨。”
北宋时河南洛阳有个贺妈妈,她有个女儿名叫贺怜怜。怜怜长大以后,人品俊秀,聪敏过人。
有一年清明时节,母女俩出外踏青,在百花亭与汴梁才子王涣邂逅。两人一见倾心,就订下了婚约。
不久,王涣来到贺家与贺怜怜结为亲眷。常言道:久住令人贱,贫来亲也疏。贺妈妈见王涣长时间住在,又是一个穷秀才,便将他驱逐出门,并将怜怜另嫁给种师道手下一个军需官高常彬。从此,贺怜怜被高常彬关在承天寺内,不能与王涣相见。王涣与怜怜情意缠绵,怎忍分离!为了见到怜怜,王涣只得扮做卖查梨的混进承天寺。两人相见,互诉衷肠,谈得格外亲热。正在这时,高常彬回来了,丫环连忙通报怜怜。王涣听说高常彬回来了,大吃一惊道:“这可怎么办?”高常彬闻声则问:“谁人在此,好无礼呀!”王涣心想:现在是船到江心补漏迟,只看我魄散魂飞。我则索向前来赔着笑颜卖查梨。他打定主意,连忙高声叫道:“卖查梨啊!”高常彬醉意朦胧忽然听到吆喝声道:“滚出去!老子不买查梨条。”
高常彬因喝醉了酒,没有注意到王涣便休息去了。怜怜趁机给了王涣一些钱财,叫他往延安府投托经略麾下,建立功勋,以遂平生之志。王涣赶紧向怜怜道谢,并说:“决不辜负所望。”
王涣到了延安,受到了征马步禁军都元帅种师道的赏识,并立了很大的战功。他依照怜怜的临别之言,上告高常彬盗用官钱,强取民妻。种师道马上就把高常彬捉拿归案,把怜怜判归了王涣,使其夫妇团圆。
# 出处
遂令着处听鸦鸣,魂飞魄散心如捣。
宋刘宰《鸦去鹊来篇》诗
# 引证
1、魂飞魄散,使我战兢兢。
元高文秀《啄木儿》套曲
2、此言一出,吓得那些贵人魂飞魄散,于是央求医院派人把他们送到大西门外轮船码头,登上日本商船溜到汉口去了。
现代陶菊隐《记者生活三十年》一三
3、这一箭既把他射得魂飞魄散,也将他从慌乱中射得清醒过来。
当代罗国士、刘迪华《黑水魂》
4、满船人都吓得魂飞魄散,那个再敢挺敌。一个个跪倒船舱,连声饶命。
明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临安里钱婆留发迹》
5、白润在省城得了他远房堂叔给他的报丧信,吓得魂飞魄散,病了一场,差点跟白吉一块去阎王殿上报到。
当代向春《煤城怒火》第六章
6、要是在北京城里,准能把姑娘们迷得魂飞魄散呢!
现代陈建功《丹凤眼》
7、可怜气塞胸膛喉舌冷,魂飞魄散丧残生。
明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一回
8、廷秀兄弟正在书院读书,见报父亲被强盗扳了,吓得魂飞魄散。
明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二〇
9、麟狠命走上阁去,只见女儿眼突舌长,死在地下,吓得魂飞魄散,通身汗出。
清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七六回
10、他们一上来,就把枪拍到了桌子上,叭的一声,吓得人魂飞魄散。
当代李洱《花腔》一部
11、刘高听得,惊得魂飞魄散,惧怕花荣是个武官,那里敢出来相见?
元末明初施耐庵《水浒》三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