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作壁上观”详细解释

作壁上观 【zuò bì shàng guān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述宾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人家交战,自己站在壁垒上观看。

比喻:比喻将自己置身于事外,在一旁观望,不表示意见或态度。

古义:原指双方交战,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。

今义:后用“作壁上观”比喻置身事外,坐观成败。

作:为,充当。
壁:壁垒,军营周围的高墙。
上:位置在高处。
观:观看。

# 易错

“作”不可写作“坐”。

# 例句

1、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,他选择了作壁上观,不发表任何意见。
2、面对朋友间的争执,他选择作壁上观,希望他们能自行解决。

# 成语故事

在秦朝的压迫下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秦二世在位期间,六国的遗民纷纷起义。在这个动荡的时期,秦国的将领章邯带领大军攻击赵国,赵军败退,赵王被困在巨鹿。楚王任命宋义为主将,项羽为副将,共同出征。两人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内部的冲突,项羽最终杀掉了宋义,独自带领全军渡过漳河,前往巨鹿。当时,各路援军面对秦军的强大威势都选择固守阵地,不敢轻易出战。楚军一到,却立即发动了猛烈的攻击,秦军死伤无数。这一壮观的场面被各诸侯国的将领们从自己的营垒上看得清清楚楚。楚军的大胜,使得各路诸侯纷纷归顺于项羽,项羽也因此成为了诸侯的上将军。

# 近义词

袖手旁观
坐观成败
冷眼旁观
隔岸观火
置身事外

# 反义词

打抱不平
拔刀相助
挺身而出
排难解纷
见义勇为
两肋插刀
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

# 出处

当是时,楚兵冠诸侯。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,莫敢纵兵。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
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# 引证

1、是公等所谓惧破坏者,不过作壁上观,而任斯民鱼肉于天数也。

近代梁启超《敬告我国民》

2、年假中及以前,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,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,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。

现代鲁迅、许广平《两地书·许广平〈致鲁迅七〉》

3、中饭后有桌上游戏种种,但我均不内行。又有音乐跳舞,我只能作壁上观而已。

现代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日记》

4、可笑当事的人,尚复唯唯诺诺,粉饰升平,袖手作壁上观。

清魏秀仁《花月痕》五〇回

5、他立刻回答了一篇极蛮横的反驳,其中很有些对于曼青个人的讥刺。曼青不肯让步。并且其余诸教员的默默作“壁上观”,也加重了他的不平。

现代茅盾《蚀·追求》八

6、老先生虽不像学生有守土之责,但亦非事外之人,岂能作壁上观乎?

现代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三八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