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。
又雍等诟责吏卒,多以反虏名之,谓军士曰: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军中以意气自负,深恨之。
五代刘昫等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
1、于惟绍兴,扶危支倾,椻校泣戎,不识一丁。
宋岳珂《宝真斋法书赞·鄂忠武王出师疏帖》
2、察其为人,稽其行事,胸蟠万卷之儒,或不如目不识一丁之夫。
元吴澄《卷舒堂记》
3、温育仁不识一丁,以家赀而首拔。
清张廷玉等《明史·华允诚传》
4、嵇喜,叔夜之兄,吕安所为题凤,阮籍因之白眼者,疑其不识一丁。
明胡应麟《诗薮·六朝》
5、某纨绔,拥巨资,而目不识一丁。
近代吴趼人《俏皮话·送死》
6、苻坚宴群臣赋诗。姜平子诗内有“丅”字,直而不屈。坚怪而问之。平子对曰:“屈下者,不正之物也,未足以献也。”坚悦,擢(平子)上第。夫《庄子》云:丁字有尾。若直下不屈者,乃古下字也,下作丅,上作丄。若坚与平子,正不识一丁者。
明焦竑《焦氏笔乘·一·不识一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