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未识一丁”详细解释

未识一丁 【wèi shí yī dīng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动宾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不认识一个字,指没有文化的人。

未:副词,表示否定。
识:知道,认得,能辨别。
一:数目,最小的正整数。
丁:指简单的汉字。

# 例句

1、跟他这种未识一丁的人,没什么好计较的。

# 成语故事

在唐宪宗统治时期,幽州节度使张弘靖身边有两个傲慢无礼的从事,名叫韦雍和张厚宗。一次,他们酒醉后嘲讽士兵们:“在这和平的年代,你们这些只会拉弓射箭的士兵有什么用?连最简单的‘丁’字都不认识,你们存在的意义何在?”这番言论无疑是对士兵们的侮辱,让他们对这两人怀恨在心。 就在这时,张弘靖收到了一笔用于犒赏士兵的金银,他却贪婪地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,甚至还分给了韦雍和张厚宗。士兵们得知后,愤怒无比,对这三人的忍耐达到了极限。于是他们揭竿而起,杀死了韦雍和张厚宗,并将张弘靖关进了大牢。朝廷无计可施,只得将张弘靖降职调走,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。 成语“目不识丁”由此诞生,也作“目不识字”、“不识一丁”、“未识一丁”,形容一个人文化水平低,连一个字都不认识。

# 近义词

胸无点墨
目不知书
目不识丁
不识一丁
目不识字

# 反义词

学富五车
博学多才
识文断字

# 同义异形

目不识丁
不识一丁

# 出处

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

五代刘昫等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

# 引证

1、景升儿子漫谷量,未识一丁惟啖饼。

宋杨万里《送胡季永赴漕试》

2、比来末流贱伎妄厕公卿,屠狗贩缯滥居清要。文职有未识一丁,武阶亦未挟一矢。

明张廷玉等《明史·王瑞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