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意思是面临仁义,就是老师也不用和他谦让。
今义: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,主动承当,不推辞、不退避。
子曰:当仁,不让于师。
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《论语·卫灵公》
1、(褒省诏,乃叹息谓诸生曰)夫人臣依义显君,竭忠彰主,行之美也。当仁不让,吾何辞哉!
南朝宋范晔《后汉书·曹褒传》
2、窃见同郡朱俭,字文信,天真清亮,雅信忠笃,纯粹足以激清源,美行足以广风俗,当仁不让,见德思义……诚当世之俊异,一时之秀出也。
三国魏殷褒《荐朱俭表》
3、他以一种当仁不让的神气立刻接受了委托,兴奋的跳着去了。
现当代吴组缃《山洪》二九
4、君子当仁不让,于此安得而不争乎?
宋卫湜《礼记集说》卷一五八
5、赵世兄他目前虽说是新中举,总是我们斯文一脉,将来昌明圣教,继往开来,舍我其谁?当仁不让。
清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一回
6、陈墨涵当然不会同他的部队离心离德,事实上他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心骨。
当代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一八章
7、不如仍请敬王出来做个领袖,两位老师也该当仁不让,恢复光绪十年前的局面。
清末民初金松岑、曾朴《孽海花》二五回
8、王先生当仁不让,回来就起草了那篇宣言。
现代叶圣陶《一篇宣言》
9、我们马上叫醒了同伴们,“当仁不让”地也加入了那行动的队伍。
现代茅盾《生活之一页》
10、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,这句话仔细想来,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。
清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