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义无反顾”详细解释

义无反顾 【yì wú fǎn gù】朗读

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,绝对不能退缩回头。

义:道义,正义。
无: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
反顾:回头看。

# 例句

1、一旦决定了要攀登这座高峰,他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,不畏艰难险阻。
2、她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,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,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追梦之旅。

# 成语故事

“义无反顾”原作“义不反顾”。“义无反顾”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说:本著正义,勇往直前,绝不退缩。有一年,汉武帝派唐蒙修治通往夜郎、僰(bó)中的西南夷道。由于唐蒙征集民工过多,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,使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。武帝听到这种情况,就派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,发布一份文告,告诉巴蜀人民唐蒙的举动皆非皇上本意,并且恳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开发西南夷的行动。檄文中提到:边疆郡县的士兵,听到烽火高举、燧烟点燃的消息,都张弓待射,驰马进击;扛著兵器,奔向战场;汗流夹背,唯恐落后;即使身触利刃,冒著被流箭射中的危险,也从没想要回头。就是因为他们一心只想著国家的危难,竭尽全力去履行臣民的义务。希望巴蜀百姓也能忠于朝廷,将国家的事视为自己的事。后来此篇文告原文中的“义不反顾”演变成“义无反顾”这句成语,用来指本著正义,勇往直前,绝不退缩。

# 近义词

义不容辞
一往无前
勇往直前
当仁不让
奋不顾身
万死不辞
两肋插刀
破釜沉舟

# 反义词

畏缩不前
贪生怕死
瞻前顾后
临阵脱逃
望而却步
打退堂鼓
思前想后
畏首畏尾

# 同义异形

义不反顾
计不反顾
计不旋踵
义无他顾
义不旋踵

# 出处

夫边郡之士,闻烽举燧燔,皆摄弓而驰,荷兵而走,流汗相属,唯恐居后,触白刃,冒流矢,义不反顾,计不旋踵,人怀怒心,如报私雠。
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

# 引证

1、王、戚、李三将忠勇自力,义无反顾。

宋张孝祥《代揔得居士与叶参政》

2、他自己也是感情比火热,志向比天高,一往无前,义无反顾的,如今两手空空,头低眼湿地回家,成什么话!

现代欧阳山《苦斗》五二

3、小“卒”过河,义无反顾,为了效忠主子,他只能横冲直撞,一往直前,再也没有后退的余地。

现代唐弢《小卒过河》

4、前者僵仆,后者继进,争先恐后,义无反顾。

清张之洞《琼军获胜筹办招抚折》

5、而他所有的不敢,张楚文都英勇地做到了,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中去。

当代方方《乌泥湖年谱·1964年》八

6、民众方面认清这一点,便应该存着百折不回、义无反顾的沉着的心理。

现代邹韬奋《持久战的重要条件》

7、大丈夫见机贵于明决,既有良谋,义无反顾,倘不以鄙言为弃,幸密遣信使,确定师期。

明张煌言《张苍水集·一·与张承恩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