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名义尚存在,实际已消亡。
计其入不计其出,出虽倍其入,不知其害,则是名得而实亡,如是者功小而害大矣。
战国韩非等《韩非子·南面》
1、今本曹所掌,惟诸州厢军名籍…虽有所辖司局……不过每季郎官一往耳。名存实亡,一至于是!
宋洪迈《容斋随笔续笔·一一·兵部名存》
2、若不稍变成法,于洋务开用人之途,使人人皆能通晓,将来即有防海万全之策,数十年后,主持乏人,亦必名存实亡,渐归颓废。
清李鸿章《筹议海防折》
3、东北已经沦陷四年多,华北也早就名存实亡。
当代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三四章
4、北京兵力空虚,所谓三大营名存实亡,不堪一击。
现代姚雪垠《李自成》八卷三章
5、虽设博士弟子,或役于有司,名存实亡,失其所业。
唐韩愈《处州孔子庙碑》
6、我曾多次跟随我祖母和母亲,到宫中去会见溥仪与四位太妃(当时宫中称为“会亲”);其间并到宫中陪伴溥仪读书。因此,对那时这个早已名存实亡的“小朝廷”的腐朽生活以及彼此间钩心斗角、争权夺利的斗争,有所了解。
清溥杰《清宫会亲见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