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名过其实”详细解释

名过其实 【míng guò qí shí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名声超过实际才能。

名:名声;名誉。
过: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。
其:指示代词。那个;那样。
实:真实;实在。

# 例句

1、他的名声在外,但实际表现却常常令人失望,真是名过其实
2、这位明星虽然广告代言不断,但名过其实,长此以往恐怕会损害自己的声誉。

# 近义词

声闻过情
盛名难副
名不副实
徒有虚名
有名无实
名存实亡
名实难副
名高难副
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

# 反义词

名副其实
名符其实
名实相副
名不虚传
名下无虚
名实相符

# 同义异形

誉过其实

# 出处

有声之声,不过百里;无声之声,延及四海。故禄过其功者削,名过其实者损。

汉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

# 引证

1、臣向者名过其实,食浮于人,兄弟并窃于贤科,衣冠或为盛事。

宋苏轼《谢量移汝州表》

2、璋子德璘,名过其实。
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起自寒苦》

3、齐王名过其实,而天下归之。今自薨陨,社稷之福也,陛下何哀之过。

唐房玄龄等《晋书·文献王传》

4、又性不善弢藏,名过其实。

明屠隆《与姜仲文》

5、在上述秦牧那篇发言中,他还说道,“当人们称赞我的时候,我觉得心虚甚至害怕,觉得名实不称,名过其实”。

当代卢得志《名的“四舍五入”》

6、或问:“汉唐孰能用谏?”曰:“汉祖实副其名,唐宗名过其实。”

宋刘炎《迩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