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。
古义:原指恰恰是最好之处。
今义:后指说话、做事能掌握分寸,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。
理者,乃事物恰好处而已。
宋何基《与门人张润之书》二
1、元倡如初写《黄庭》,恰到好处;诸名士和作皆不能及。
清王士禛《带经堂诗话·自述类下》
2、对人对事对文章,他一切处理得那么公允、妥当、恰到好处。
现代李广田《朱自清先生传略》
3、除了很少数几十条是用文言写的而外,百分之九十几,全是白话。不过都像隆裕退位诏书那样,引用恰到好处的,也并不多见。
现代张恨水《写作生涯回忆·上下古今谈》
4、恰到好处,恰够消息,毋不及,毋太过,半塘老人论词之言也。
近代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一
5、发鬓垂在两只耳边,把她的鹅蛋形的面庞,显得恰到好处。
现代巴金《家》七
6、她时时瞥过一眼去看他那朦胧的侧影,觉得从头发、前额、鼻子、嘴以至脖子、胸脯,曲线没有一处不恰到好处,蕴蓄着美的意象。
现代叶圣陶《倪焕之》一三
7、而作者运用的词汇呢,又是最恰到好处,栩栩传神的。
当代秦牧《花城·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》
8、说得不多,恰到好处,既不破坏大家的兴致,又使陆才登明白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须努力。
当代茹志鹃《着暖色的雪地》一
9、只是平心静气的说,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;真所谓恰到好处。
现代朱自清《经典常谈·春秋三传第六》
10、若真诗,则宜刚宜柔,或大或小,清奇浓淡,因题而施,自无不合乎分际,恰到好处者。
清朱庭珍《筱园诗话》一
11、其词最难学,出之太易,则近率滑,过于锻炼,又伤自然,总难恰到好处。
现代蔡嵩云《柯亭词论·正中词别具一种风格》